栀用来取名字的寓意男孩(精选18个)
- 2025-04-20
栀子花清雅高洁的意象,使"栀"字成为男孩取名的新锐之选。其字形蕴含木本生机,字义暗合君子品格,更在音律、五行、笔画等维度展现独特优势。本文从字形拆解、文化典故、音韵适配等角度,深度解析18个以"栀"为核心的男孩名,揭示每个名字在声调搭配、生肖避讳、生辰八字等传统命名智慧中的精妙设计。
精选列表18个
1、栀昶 (zhǐ chǎng)
"昶"取永昼之意,与"栀"组成昼夜相济的哲学意象。该名含14+8画,总格22属木,契合寅虎、卯兔生肖需求。声母zh-ch形成清脆爆破音,符合《切韵》"清浊相生"的音律准则。南朝谢朓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》"余霞散成绮,澄江静如练"的意境,暗合此名空灵气质。
2、承栀 (chéng zhǐ)
承字甲骨文作双手托举之形,与栀字木部形成天人合一的符号系统。五行为金木相生结构,适合庚辛日柱的八字补益。明代文震亨《长物志》载栀子"夜开昼合",此名暗含顺应天时的处世智慧。声调阳平接上声,形成"抑—扬"的诵读节奏,符合《文心雕龙》声律论。
3、栀峤 (zhǐ qiáo)
峤指锐利山峦,与栀的温润形成美学张力。字形中"山"部镇守,化解栀字五行木过旺弊端。唐代刘禹锡《送僧方及》"越岭千重合,蛮溪十里斜"的险峻诗意,为此名注入进取精神。声母zh-q构成舌面后音与舌面前音的交替,产生独特的韵律感。
4、晏栀 (yàn zhǐ)
晏字取安定之意,平衡栀花的易逝意象。从甲骨文看,"晏"为日安于宀下,与栀字构成阴阳调和之局。北宋邵雍《安乐窝》"月到天心处,风来水面时"的禅意,恰合此名意境。五格剖象法中,该名天格11(木)人格23(火)形成木火通明格局。
5、栀勖 (zhǐ xù)
勖字从力从冒,取勉励之意,与栀的柔美形成刚柔并济之势。《说文解字》释"勖"为"勉也",与栀字组合成"以柔克刚"的处世哲学。避讳学中,该名无帝王年号及祖讳冲突。音律上,去声(勖)收尾增强气势,符合《乐府指迷》"结句当以响亮为佳"的要求。
6、珩栀 (héng zhǐ)
珩为玉佩组件,与栀组成"君子佩玉,怀德如栀"的隐喻。字形中"王"部补足栀字缺金之弊,形成木金相生的五行结构。春秋时期《考工记》载"玉瑱珩璜"的礼制规范,为此名注入古典雅韵。声母h-zh形成喉音与舌尖后音交替,产生珠落玉盘般的音效。
7、栀赟 (zhǐ yūn)
赟字从文从武从贝,集文武财富于一身,与栀的清雅形成奇妙平衡。该名含10+16画,地格26(土)可补八字土弱之需。西晋左思《吴都赋》"赟材悍壮"的雄浑笔触,为此名增添豪迈气概。需注意赟字在部分地区方言中读音变异,建议配合出生地语音筛选。
8、霁栀 (jì zhǐ)
霁指雨雪初晴,与栀组成清新脱俗的意象链。字形中"雨"部补水,完善栀字木需水润的五行循环。北宋郭熙《林泉高致》"春山淡冶而如笑"的山水意境,暗合此名美学追求。声调去声接阴平,形成"顿—扬"的节奏变化,符合近体诗平仄规律。
9、栀劭 (zhǐ shào)
劭字从力从召,取劝勉之美意,与栀组合成"柔外慧中"的人格期许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"躬劭农事"的勤政典故,为此名注入进取精神。五格剖象中,总格24(火)适合冬季出生者调和寒气。需规避劭与"绍"在方言区的同音混淆问题。
10、翊栀 (yì zhǐ)
翊字从羽从立,取辅佐之意,与栀组成"贤者立世"的寓意。字形中"羽"部补足栀字缺金之憾,形成木生火、火生土的相生格局。声母零声母y与zh形成鲜明对比,产生"静—动"的语音美学。《周礼·夏官》"掌立国政以佐王"的职官文化,暗含此名仕途期许。
11、栀崧 (zhǐ sōng)
崧同"嵩",取高山巍峨之意,与栀的婉约形成空间美学张力。字形中"山"部镇守,化解木气过旺弊端。唐代王维《归嵩山作》"清川带长薄,车马去闲闲"的隐逸诗意,为此名注入超然气质。需注意崧在部分地区读音与"松"混同,建议结合方言特点选用。
12、昫栀 (xù zhǐ)
昫为日光初现,与栀组成晨光花影的绝美意象。字形中日部补火,完善木火通明格局。南朝江淹《别赋》"日出天而曜景"的瑰丽笔触,暗合此名意境。五格数理中,人格19(水)可调和盛夏出生者的燥热命理。需注意昫字在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。
13、栀弢 (zhǐ tāo)
弢字从弓从又,原指弓袋,引申为韬略,与栀组成智勇双全的寓意。字形中"弓"部补金,形成金克木的制衡关系。《六韬·文韬》"全胜不斗"的兵家智慧,为此名注入谋略气质。声母zh-t形成舌尖后与舌尖中的交替,产生独特的诵读韵律。
14、澍栀 (shù zhǐ)
澍指及时雨,与栀组成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。字形中"水"部润木,完美实现五行相生。东汉许慎《说文》"澍,时雨也"的释义,为此名注入吉祥寓意。声调去声接阴平,形成"重—轻"的语音对比,符合《词林正韵》对双字名的音律要求。
15、栀彧 (zhǐ yù)
彧字从彡从或,取文采斐然之意,与栀组成"秀外慧中"的完美意象。字形中"彡"部补足栀字缺火之弊,形成木火通明格局。《诗经·小雅》"彧彧文王"的赞颂之辞,为此名注入王者气度。需注意彧字在部分地区方言中的异读问题。
16、昀栀 (yún zhǐ)
昀为日光,与栀组成光与影的诗意交织。字形中日部补火,完善五行循环。清代纳兰性德《采桑子》"月度银墙"的朦胧意境,暗合此名美学特质。声母零声母y与zh形成柔与刚的语音对比,符合《中原音韵》对双声字的审美要求。
17、栀劼 (zhǐ jié)
劼从吉从力,取谨慎勤勉之意,与栀的雅致形成品格互补。字形中"力"部补金,形成金克木的良性制衡。元代王恽《玉堂嘉话》"劼毖庶政"的勤政记载,为此名注入实干精神。声调上声接阳平,形成先抑后扬的诵读节奏。
18、昪栀 (biàn zhǐ)
昪字从日从弁,取光明欢乐之意,与栀组成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象。字形中日部补火,完善木火相生格局。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昪的帝王名讳,为此名注入尊贵气质。需注意昪字在现代使用中的避讳问题,建议结合家谱考据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