玚字怎么取名字好男孩(精选16个)
- 2025-04-13
“玚”字本义为古代祭祀用的一种玉器,引申为尊贵、祥瑞之意,适用于男孩取名。本文精选16个以“玚”为核心的名字,从字源、典故、笔画搭配等维度深入解析,结合历史人物与传统文化,为家长提供兼具文化深度与美学价值的命名参考。
精选列表16个
1、【玚珩】(yáng héng) “珩”为古代佩玉上方的横玉,象征君子端方,与“玚”组合后,两字共含“玉”部,突显高洁品格(字义)。总笔画25画,结构平衡且符合“三才五格”中的吉祥配置(笔画)。北宋名臣王禹偁曾以“珩璜”比喻礼制,此名暗含礼法传承之意。
2、【玚钦】(chàng qīn) “钦”为敬重之意,与“玚”呼应古代帝王祭祀的庄重场景(字义)。总笔画21画,属“木火”相生格局,适合五行缺火的男孩(笔画)。明代学者杨慎在《丹铅录》中记载过“钦玚”一词,用以描述宗庙礼器,赋予此名历史厚重感。
3、【玚璋】(yáng zhāng) “璋”为半圭形玉器,寓意才华卓绝,与“玚”形成礼器双璧(字义)。总笔画24画,符合“天地人”三才中“土金土”的稳固组合(笔画)。《周礼·考工记》载“璋玚九寸”,此名暗合古代礼制尺寸,象征规矩与气度。
4、【玚昭】(chàng zhāo) “昭”为光明之意,与“玚”结合,隐喻以玉器承载德行光辉(字义)。总笔画20画,尾笔为“口”部收势,象征言语有度(笔画)。汉代经学家郑玄注《礼记》时曾用“昭玚”形容祭器之华美,赋予此名学术底蕴。
5、【玚颢】(yáng hào) “颢”指白而亮,呼应“玚”的玉质纯净(字义)。总笔画30画,属“水金”相生,契合命理中需补金水的孩子(笔画)。清代藏书家黄丕烈藏本中有“颢玚阁”题记,此名可追溯至文人雅士的书斋文化。
6、【玚琮】(chàng cóng) “琮”为外方内圆的中空玉器,象征通达智慧,与“玚”共构天地之道(字义)。总笔画23画,符合“三才配置”中的“金土金”吉局(笔画)。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常与玉玚同现,此名承载五千年文明印记。
7、【玚暄】(yáng xuān) “暄”为温暖之意,平衡“玚”的冷冽玉质,刚柔并济(字义)。总笔画24画,结构上“日”部居中,象征光明磊落(笔画)。元代画家倪瓒题画诗有“玉玚生春暄”句,此名暗含艺术审美意境。
8、【玚澈】(chàng chè) “澈”喻心思澄明,与“玚”的玉质通透相辅相成(字义)。总笔画25画,“水”部偏旁可补五行缺水(笔画)。南宋理学家朱熹在《观书有感》中以“清如许”喻玉,此名暗含理学追求的至清境界。
9、【玚淮】(yáng huái) “淮”指代淮河,与“玚”组合暗喻润泽天下的胸怀(字义)。总笔画23画,符合“地格23”的旭日升天吉数(笔画)。《禹贡》记载“淮夷玚珠”,此名可追溯至上古贡玉制度,承载地理与历史的双重意蕴。
10、【玚弈】(chàng yì) “弈”指围棋,象征谋略,与“玚”的礼器属性形成文武兼备之意(字义)。总笔画22画,符合“人格22”的秋草逢霜数,需配合八字慎用(笔画)。唐代棋待诏王积薪曾制“玉玚弈谱”,此名隐含竞技智慧。
11、【玚勖】(yáng xù) “勖”为勉励之意,与“玚”组合彰显修身励行的君子之道(字义)。总笔画23画,结构上“力”部显刚健(笔画)。《尚书·牧誓》有“勖哉夫子”句,此名融合经典训诫与玉德教化。
12、【玚赟】(chàng yūn) “赟”含文、武、贝三义,与“玚”共构文武双全、才德兼备(字义)。总笔画28画,属“金水”配置,需八字喜用神为金者适用(笔画)。南唐后主李煜曾命工匠制“赟玚印”,此名暗含帝王才情。
13、【玚劭】(yáng shào) “劭”为高尚美好,与“玚”共同强化品德追求(字义)。总笔画17画,属“金金”组合,适合刚毅果决的男孩(笔画)。东晋名士谢安表字“安劭”,此名可呼应魏晋风骨。
14、【玚韫】(chàng yùn) “韫”为藏玉之意,与“玚”构成“玉中藏玉”的哲学隐喻(字义)。总笔画24画,结构繁简相宜(笔画)。《论语·子罕》有“韫椟而藏”之典,此名暗含待时而动的智慧。
15、【玚翀】(yáng chōng) “翀”为直飞云霄,与“玚”的祭祀属性暗合天人沟通(字义)。总笔画20画,尾笔“羽”部象征鸿鹄之志(笔画)。明代天文学家王锡阐曾观星象于“翀玚台”,此名蕴含探索宇宙的雄心。
16、【玚崧】(chàng sōng) “崧”同“嵩”,喻高山巍峨,与“玚”组合象征德如山、行如玉(字义)。总笔画24画,“山”部居左,暗含稳如磐石(笔画)。清代学者戴震考据《崧高》篇时提及“玉玚祭岳”,此名承载经学考据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