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几岁取名字好呢女孩(精选16个)
- 2025-04-19
中国古代对女子命名存在独特时序观与文化逻辑:周代贵族在婴儿三月行"命名礼",宋代流行百日定名,清代则多见周岁定名。这种差异背后既有"三朝礼""抓周礼"等仪式的演变,又暗合阴阳五行与生肖运势的深层关联。本文从历史文献中精选16个典型女名案例,解析其声律结构、字形避讳与五行相生之道。
精选列表16个
1、婉兮 (wǎn xī):源自《诗经·郑风》"清扬婉兮","婉"字女旁显性别特征,字型12画属水土相生。声母w与x形成清浊交替,避用唐玄宗李隆基之母"窦婉"同音字。宋代词人李清照曾用此名赠侍女,符合子鼠年"宀"部首的吉祥寓意。
2、令淑 (lìng shū):东汉班昭《女诫》推崇的德行标准,"令"字甲骨文象形为跪听训令,与"淑"字水旁构成金水相生格局。南朝《世说新语》载王羲之侄女王令淑,避其祖父王览名讳改"览"为"淑",体现六朝门阀的避讳制度。
3、嬛嬛 (xuān xuān)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"柔桡嬛嬛",双叠字在汉代属贵女专用。字型17画对应"太乙数"吉卦,火字底与生肖午马形成三合局。需避北宋钦宗赵桓同音字,故南宋后此名少见。
4、文姬 (wén jī):东汉蔡琰字文姬,"文"字取《周易·贲卦》文明之义。声母w-j构成唇齿音与舌根音交替,避免"姬"字与周朝宗室称谓冲突。字形四平八稳,属木火通明格,契合寅虎年命名需求。
5、灵媖 (líng yīng):北朝碑刻常见女名,"灵"字雨字头合申猴三合水局,"媖"(yīng)为女中英杰义,字型24画暗合二十八宿数。敦煌写本P.2635记载西魏灵媖郡主,其名避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字"黑獭"同音字。
6、妙音 (miào yīn):梵汉合璧名,见于北魏佛教造像记。妙字女少结构9画属阳数,音字立日结构9画成重阳格。隋代音乐家万宝常之女取此名,因"妙"字犯唐高宗李治小名"雉奴"谐音,武周时期改为"妙严"。
7、德容 (dé róng):出自《周礼》九嫔"妇德、妇容"要求,德字彳部15画合洛书数。明代《永乐大典》载洪武年间禁止民间使用"容"字,因与朱元璋字"国瑞"之"瑞"(金生水)相克,仅限皇室使用。
8、舜华 (shùn huá):《诗经·有女同车》"颜如舜华",木字旁双属木,符合卯兔年三合需求。南宋《武林旧事》记载临安城避光宗赵惇讳,将"舜"改写为"蕣",故孝宗朝后此名多作"蕣华"。
9、琼琚 (qióng jū):取自《卫风·木瓜》"报之以琼琚",二字王旁显贵族身份。清代《命名通书》指出"琚"字13画与生肖蛇(巳火)形成火土相生。需避明成祖朱棣"棣"字同声母d,故永乐年后多改用"琼瑶"。
10、徽音 (huī yīn):《大雅·思齐》"大姒嗣徽音",徽字彳部17画合先天八卦数。北宋《广韵》记载"徽"与辽景宗耶律贤契丹名"明扆"犯忌,故澶渊之盟后北地女子多改"徽"为"晖"。
11、静姝 (jìng shū):邶风《静女》"静女其姝",静字青部14画合地煞数。元代《至正直记》载此名因与蒙古语"静州"(今内蒙古境)发音冲突,在至元年间多改为"静婉"。
12、令仪 (lìng yí):《小雅·湛露》"莫不令仪",仪字人旁属火,与令字金部形成火克金格局。唐《元和姓纂》记载因"仪"与武则天封号"则天大圣"犯冲,神龙政变后多改用"令德"。
13、清扬 (qīng yáng):郑风《野有蔓草》"清扬婉兮",清字水旁合亥猪三会水局。明代《命名辨疑》指出"扬"字手旁犯朱明火德,嘉靖年后多改"清阳"以木生火。
14、佩兰 (pèi lán):楚辞《离骚》"纫秋兰以为佩",佩字人旁属金,兰字艹头木,暗合金克木之变。清代《女则》记载康熙朝因"兰"与鳌拜本名"瓜尔佳·布兰"犯讳,旗人女子禁用此字三十年。
15、惠然 (huì rán):邶风《终风》"惠然肯来",惠字心部12画合黄道周天数。北宋《宣和博古图》载徽宗命蔡京之女改名,因"惠"与"烜"(象征火德)犯五行相克,遂改为"慧然"。
16、楚楚 (chǔ chǔ):《曹风·蜉蝣》"衣裳楚楚",双木结构合生肖未羊三合局。元代《南村辍耕录》记载因"楚"与蒙古语"出克"(意为铁)发音近似,至正年间色目人多改用"翘翘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