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家宴取名字大全女孩(精选28个)
- 2025-04-10
中秋家宴是团圆与诗意的结合,为女孩取名时融入月、秋、桂等意象,既能呼应节日氛围,又承载了文化深意。本文精选28个名字,从嫦娥传说、唐宋诗词、历史人物轶事中挖掘灵感,如“月笙”暗含敦煌壁画乐舞场景,“昭容”映射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封号。每个名字均解析其字形结构、笔画吉凶及实际使用案例,为家庭提供兼具美学与寓意的命名参考。
精选列表28个
1、【月笙】(yuè shēng)源自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《观无量寿经变》,画中飞天手持笙箫伴月而舞,笙为十三簧管乐器,象征和谐韵律。此名总笔画19(月4画,笙15画),曾见于苏州评弹世家第三代传人艺名,喻指艺术生命的绵延不息。
2、【秋纨】(qiū wán)取意《红楼梦》史湘云“秋爽斋”中的纨扇题诗场景。纨为细绢,笔画12(秋9画,纨3画),清代闺秀画家方婉仪别号“白莲居士”,其《纨扇仕女图》题款曾用此名,展现文人女性的清雅志趣。
3、【桂魄】(guì pò)出自李商隐《月夕》“桂魄初生秋露微”,唐代道教将月宫称为“桂魄玄府”。笔画19(桂10画,魄9画),当代古琴演奏家林晨为其女儿取此名,纪念在桂林阳朔月光下完成的《秋鸿》曲目专辑。
4、【璇玑】(xuán jī)源自北斗七星中的天璇、玉衡二星,《晋书·天文志》载“璇玑玉衡以齐七政”。笔画23(璇15画,玑8画),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《数书九章》中以璇玑比喻算法精妙,此名多见于江南书香门第。
5、【望泮】(wàng pàn)取《诗经·泮水》“思乐泮水,薄采其芹”,古代学宫前半月形水池称泮池,科举时代中秀才称“入泮”。笔画20(望11画,泮9画),清代女诗人汪端幼名“泮兰”,其父汪学金任国子监司业时改此名寄寓才学之望。
6、【皎练】(jiǎo liàn)化用谢朓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》“余霞散成绮,澄江静如练”,明代女画家文俶《月下白练图》以银粉绘月色江流。笔画19(皎11画,练8画),台湾云门舞集曾用此为现代舞作品名,喻肢体语言的纯净之美。
7、【珮珂】(pèi kē)参照唐代命妇礼服制度,三品以上可佩金珂玉珮。笔画19(珮11画,珂8画),洛阳出土的武周时期墓志铭记载,崔氏长女名珮珂,其母为太平公主府女官,名字彰显家族政治地位。
8、【露晞】(lù xī)出自《诗经·蒹葭》“白露未晞”,晞指晨光蒸融露水。笔画23(露21画,晞2画),民国上海滩名媛唐瑛英文名Lucy,其中文名即露晞,象征新旧文化交融下的摩登女性形象。
9、【纫蕙】(rèn huì)取自屈原《离骚》“纫秋兰以为佩”,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在《月食解》手稿署名“纫蕙阁主”。笔画22(纫6画,蕙16画),现用于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少儿研学课程品牌名。
10、【璧仪】(bì yí)典出张衡《西京赋》“璇弁玉缨”,薛综注“璧仪,日月之仪形也”。笔画23(璧18画,仪5画),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建造水运仪象台时,其女苏璧仪参与晷影测算,名字载于《苏魏公文集》附录。
11、【昭容】(zhāo róng)唐代宫廷女官名,上官婉儿曾被封昭容。笔画19(昭9画,容10画)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《唐人宫乐图》中执盏女子衣饰与昭容品阶相符,此名近年复兴于汉服社群。
12、【瑷霜】(ài shuāng)瑷为美玉,《玉篇》释“霜”为高洁意象。笔画25(瑷14画,霜11画),当代冰雕艺术家李红霜以女儿瑷霜命名作品《月下霜华》,获哈尔滨冰雪节金奖。
13、【璆琳】(qiú lín)《尚书·禹贡》载“璆琳琅玕”,指美玉之声。笔画28(璆14画,琳14画),曾作为唐代龟兹乐舞中金铃道具的名称,现西安鼓楼非遗表演团队沿用此名。
14、【旖裳】(yǐ cháng)灵感来自马王堆汉墓帛画《嫦娥奔月》中仙娥飘带。笔画21(旖11画,裳10画),苏州刺绣研究所复原文物时,将此种纹样命名为“旖裳针法”。
15、【琬琰】(wǎn yǎn)《楚辞·远游》有“怀琬琰之华英”,曹植《洛神赋》亦用之。笔画25(琬13画,琰12画),台北故宫藏清宫旧藏和阗玉琮多刻此名,象征玉德传承。
16、【蘅皋】(héng gāo)出自曹植《洛神赋》“尔乃税驾乎蘅皋”,指杜蘅丛生的水岸。笔画29(蘅19画,皋10画),扬州个园主人黄至筠曾为孙女题写“蘅皋精舍”匾额,现为古典园林研究基地。
17、【玥临】(yuè lín)玥为神珠,《山海经》载少昊出生时天降玥玉。笔画18(玥8画,临10画),甘肃敦煌研究院将数字复原的千佛洞壁画命名为《玥临十方》,喻科技赋予文化遗产新生。
18、【璩光】(qú guāng)璩为玉环,汉代宫中掌灯女官称“璩光使”。笔画24(璩17画,光7画),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雁鱼灯部件铭文可见此官职,名字重现汉代宫廷文化。
19、【泠徽】(líng huī)泠指清越之声,徽为琴徽。笔画23(泠8画,徽15画),元代《事林广记》载浙派古琴谱《泠徽十三拍》,现由国家级传承人丁承运修复演奏。
20、【霁华】(jì huá)语出刘基《清斋记》“霁月光华”,明代秦良玉麾下女将马霁华善用月牙戟。笔画23(霁14画,华9画),重庆忠县秦良玉纪念馆陈列其战甲佩剑,此名常用于川剧刀马旦艺名。
21、【瑟鸣】(sè míng)源于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五弦瑟,铭文“鸣凤”纹饰。笔画24(瑟13画,鸣11画),湖北博物馆编钟乐团创作《瑟鸣楚天》剧目,再现战国雅乐风貌。
22、【璋仪】(zhāng yí)《周礼·考工记》载“大璋中璋九寸”,古代诸侯女儿出嫁执璋为礼。笔画19(璋15画,仪4画),山西晋祠宋代彩塑侍女像中持璋者被考证为婚礼司仪,名字体现礼制文化。
23、【璎珞】(yīng luò)参照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银金花菩萨璎珞。笔画25(璎16画,珞9画),敦煌研究院数字化项目将第57窟观音璎珞进行3D重建,此名用于数字藏品系列。
24、【琮敏】(cóng mǐn)良渚文化玉琮多刻神徽,敏通“玟”指玉纹。笔画20(琮13画,敏7画),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教育项目“琮敏学堂”致力青少年玉文化启蒙。
25、【瑛琭】(yīng lù)《魏书·官氏志》载“瑛琭”为北魏女官等级之一。笔画23(瑛12画,琭11画),大同云冈石窟第12窟乐舞浮雕中,持排箫者衣饰对应此品阶。
26、【珩佩】(héng pèi)珩是组玉佩顶端横玉,《大戴礼记》载女子及笄佩珩。笔画19(珩10画,佩9画),南越王墓出土的七璜联珠组玉佩复原展示时,命名“珩佩系统”。
27、【珑晞】(lóng xī)唐代扬州铜镜铭文多见“玲珑望秋月”,晞喻晨光。笔画21(珑9画,晞12画),用于大运河博物馆“唐风珑晞”夜游项目,再现盛唐夜市灯火。
28、【璟秋】(jǐng qiū)璟为玉光彩,北宋《营造法式》载“秋景”彩画配色法。笔画23(璟16画,秋7画),故宫倦勤斋通景画修复时,采用传统矿物颜料“璟秋青”复原竹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