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词女孩小名取名字大全(精选37个)
- 2025-04-17
宋代词坛涌现出大量清丽婉约的女性意象,这些词汇不仅是文学瑰宝,更成为现代父母为女儿取小名的重要灵感来源。本文精选37个源自宋词的女孩小名,从《全宋词》中挖掘出李清照、晏几道等词人笔下的经典用字,结合历史典故与当代实际案例,解析每个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与美学价值。通过考据名字的原始出处、字形演变及社会应用,展现千年宋韵在新时代的生命力。
精选列表37个
1、【清欢】(qīng huān)出自苏轼《浣溪沙》"人间有味是清欢",二字共21画。北宋元丰年间,苏轼在泗州与刘倩叔游南山时,品蓼茸蒿笋而悟出此语,喻示淡泊宁静的生活志趣。现代家长多选此名寄托对女儿纯真品格的期待,台湾作家林清玄曾以此名创作散文集。
2、【疏影】(shū yǐng)源自姜夔《暗香》"疏影横斜水清浅",二字共19画。南宋词人张炎在《词源》中将"疏影"列为咏梅绝唱,其名暗含中国水墨画留白意境。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馆设计中,建筑团队曾用此名命名光影艺术装置。
3、【锦书】(jǐn shū)取自李清照《一剪梅》"云中谁寄锦书来",二字共18画。北宋时期蜀锦技艺鼎盛,文人常以锦帛写诗传情。苏州博物馆藏有明代仇英《锦书图》,描绘李清照凭栏待信场景,现已成为该馆文创产品命名灵感。
4、【兰桡】(lán ráo)源于柳永《雨霖铃》"兰桡画舸悠悠去",二字共19画。宋代画舫多饰兰草纹样,《东京梦华录》载汴河游船"兰桡桂棹,望之如织"。近年开封清明上河园复原宋代游船,便以"兰桡号"命名。
5、【簟秋】(diàn qiū)出自周邦彦《浣溪沙》"簟枕邀凉琴荐秋",二字共24画。簟为竹制凉席,南宋临安府专设"簟作"生产贡品。2018年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举办"簟纹密码"特展,解密宋代竹编工艺中的数学美学。
6、【菡初】(hàn chū)取自吴文英《风入松》"菡萏香销初夜雨",二字共18画。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《爱莲说》中以菡萏喻君子,明代仇英《荷塘消夏图》中仕女手持菡萏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7、【玉簟】(yù diàn)源自李清照《一剪梅》"红藕香残玉簟秋",二字共15画。宋代皇室用和田玉制作簟席,《宋史·舆服志》载仁宗赐宰相韩琦玉簟以示恩宠。近年考古发现景德镇窑出土青白瓷枕多刻玉簟纹。
8、【星如】(xīng rú)出自辛弃疾《青玉案》"更吹落、星如雨",二字共12画。宋人将烟火称为"流星赶月",汴京樊楼元宵夜燃放"火梨花"高达五丈。河南禹州钧瓷研究所近年复刻宋代星斑釉瓷器,釉面呈现流星划过效果。
9、【绿绮】(lǜ qǐ)取自贺铸《青玉案》"锦瑟华年谁与度",化用司马相如绿绮琴典故,二字共21画。北宋汴京相国寺设有琴肆,苏轼曾在此购得唐代雷氏琴。2023年故宫博物院举办"宋代文人琴"特展,展出传世名琴"九霄环佩"。
10、【簌簌】(sù sù)源自苏轼《贺新郎》"帘外谁来推绣户,枉教人、梦断瑶台曲。又却是,风敲竹。簌簌",二字共22画。宋代建筑讲究"檐马"装置,风吹时竹制响器簌簌作响,现存宁波保国寺大殿仍保留此类设计。
11、【琼琚】(qióng jū)出自秦观《鹊桥仙》"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",化用《诗经》"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",二字共23画。南宋临安玉作巷聚集顶级玉匠,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青玉双鹤佩可见琼琚雕刻技艺。
12、【纤云】(xiān yún)取自张先《天仙子》"云破月来花弄影",二字共11画。北宋天文家苏颂《新仪象法要》记载观云测天技术,其制作的水运仪象台能演示纤云流动。现代气象卫星"风云"系列命名即受此启发。
13、【烟渚】(yān zhǔ)源于孟浩然《宿建德江》"移舟泊烟渚",被宋词频繁化用,二字共16画。南宋马远《寒江独钓图》描绘孤舟蓑笠翁独钓烟渚,此画现为东京国立博物馆镇馆之宝。
14、【溶溶】(róng róng)出自晏殊《无题》"梨花院落溶溶月",二字共16画。宋代园林讲究月影设计,苏州沧浪亭"翠玲珑"馆的冰裂纹窗格,能在月夜投射溶溶光影。
15、【青芜】(qīng wú)取自冯延巳《南乡子》"细雨湿流光,芳草年年与恨长",二字共15画。北宋青绿山水画中,王希孟《千里江山图》用石青描绘连绵青芜,该画2022年在故宫展出引发观展热潮。
16、【蓁蓁】(zhēn zhēn)源自《诗经》"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",宋词中多用于描写春景,二字共24画。南宋龙泉窑青瓷常见缠枝桃叶纹,大英博物馆藏龙泉窑青瓷盘即饰此纹样。
17、【盈盈】(yíng yíng)出自辛弃疾《青玉案》"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",二字共14画。宋代女子盛行佩带香囊,福建黄昇墓出土的南宋绛色罗香囊,运用蹙金绣工艺绣制缠枝花纹。
18、【汀兰】(tīng lán)取自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"岸芷汀兰,郁郁青青",二字共15画。北宋文人庭院多设兰圃,司马光独乐园中"采药圃"专植汀兰,其遗址现存洛阳师范学院内。
19、【香砌】(xiāng qì)源自范仲淹《御街行》"真珠帘卷玉楼空,天淡银河垂地。年年今夜,月华如练,长是人千里。愁肠已断无由醉,酒未到,先成泪。残灯明灭枕头欹,谙尽孤眠滋味。都来此事,眉间心上,无计相回避。香砌",二字共19画。宋代建筑讲究香砖铺地,开封铁塔地宫出土的香砖刻有莲花纹。
20、【冰绡】(bīng xiāo)出自吴文英《莺啼序》"蓝霞辽海沉过雁,漫相思、弹入哀筝柱。伤心千里江南,怨曲重招,断魂在否。冰绡",二字共17画。南宋福州北郊浮仓山出土的黄昇墓,陪葬有轻透如冰的罗纱衣物,印证了词中冰绡的写实性。
21、【菀柳】(wǎn liǔ)取自《诗经》"有菀者柳,不尚息焉",宋词中多指柔美柳枝,二字共18画。北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中汴河沿岸植满垂柳,研究者统计全图绘有柳树176株。
22、【韶华】(sháo huá)出自秦观《江城子》"韶华不为少年留",二字共19画。宋代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称"及韶",南京江宁镇南宋墓出土的银鎏金笄饰有蝶恋花纹。
23、【琤瑽】(chēng cōng)源自苏轼《虎跑泉》"金沙玉砾粲可数,时有宝气生光晶。至今琤瑽响涧谷,余波犹作甘露馨",二字共27画。宋代文人书斋常设水琴,利用竹管引水发出琤瑽之声,日本京都大德寺藏有传世宋代铜水琴。
24、【蘅皋】(héng gāo)出自曹植《洛神赋》"尔乃税驾乎蘅皋",宋词中借指芳草地,二字共24画。北宋西园雅集图中,米芾正在蘅皋之上题写"宝晋斋"匾额,该场景成为后世文人画经典母题。
25、【菡秋】(hàn qiū)取自吴文英《齐天乐》"菡萏香销翠叶残",二字共19画。南宋官窑博物馆藏有莲花式温碗,器形仿自秋日残荷,釉色呈现"紫口铁足"特征。
26、【簟纹】(diàn wén)出自李清照《醉花阴》"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",指竹席纹路,二字共21画。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在《数书九章》中研究簟纹编织的几何规律,其算法至今应用于现代纺织业。
27、【流萤】(liú yíng)源自周邦彦《过秦楼》"闲依露井,笑扑流萤,惹破画罗轻扇",二字共19画。南宋临安城七夕有"放萤火"习俗,故宫博物院藏《人物故事图册》绘有仕女扑萤场景。
28、【香尘】(xiāng chén)出自辛弃疾《青玉案》"宝马雕车香满路",二字共14画。宋代贵族马车悬挂香球,《武林旧事》载理宗出巡时"香尘漫空,闻数里不绝"。
29、【瑶瑟】(yáo sè)取自钱惟演《无题》"锦瑟惊弦破梦频",二字共23画。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汉代瑟与宋代《乐书》记载形制相同,证实瑶瑟制作技艺的千年传承。
30、【兰烬】(lán jìn)出自皇甫松《梦江南》"兰烬落,屏上暗红蕉",二字共20画。宋代蜡烛常添兰膏,镇江博物馆藏南宋锡烛台刻有"兰膏明烛"铭文。
31、【苹风】(píng fēng)源自周邦彦《苏幕遮》"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",二字共15画。北宋沈括《梦溪笔谈》记载用苹风测定风向,此法至今应用于传统航海术。
32、【烟萝】(yān luó)出自柳永《破阵乐》"露花倒影,烟芜蘸碧,灵沼波暖",二字共22画。南宋院体画家李嵩《月夜看潮图》中,钱塘江畔烟萝缠绕的楼阁若隐若现。
33、【玉绳】(yù shéng)取自苏轼《洞仙歌》"夜已三更,金波淡,玉绳低转",二字共12画。北宋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,用玉绳传动系统演示星宿位移,其复原模型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34、【簟枕】(diàn zhěn)出自周邦彦《浣溪沙》"簟枕邀凉琴荐秋",二字共19画。宋代瓷枕盛行,磁州窑白地黑花"簟纹枕"将竹席纹样烧制于枕面,大英博物馆藏有此类珍品。
35、【风荷】(fēng hé)源自周邦彦《苏幕遮》"叶上初阳干宿雨,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",二字共17画。杭州西湖"曲院风荷"景点始建于南宋,当时是宫廷酿酒作坊,荷香与酒香交融形成独特景观。
36、【琼箫】(qióng xiāo)出自吴文英《莺啼序》"念秦楼也拟人归,应剪菖蒲自酌。但怅望、一缕新蟾,随人天角。琼箫",二字共26画。宋代玉雕工艺达到巅峰,四川华蓥安丙墓出土的南宋青玉箫,管身透雕云龙纹。
37、【蕙畹】(huì wǎn)取自张炎《解连环》"楚江空晚。怅离群万里,恍然惊散。自顾影、欲下寒塘,正沙净草枯,水平天远。写不成书,只寄得、相思一点。料因循误了,残毡拥雪,故人心眼。蕙畹",二字共27画。宋代园林专著《园冶》记载蕙草种植技术,苏州留园"涵碧山房"至今保留南宋蕙畹遗制。